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

少做一點不會死


在研究院唸書時,嘗試混進二十多歲年輕人的世界,卻發現彷如闖進火星。

助教房間裡有一道慣常風景:某同學打開手提電腦準備寫論文,同時順手開啟MSN或QQ即時通訊軟件,一旦有友人登入說聲「hi」,他便會立時丟下論文跟友人網聊;類似情境一天內會重複發生,於是某同學全日皆沒法為論文添上新的一筆。

第一次看到這種新世代行事作風時,實在大受衝擊。我無法理解,為何準備寫論文卻不專心致意完成它?反而讓自己暴露於更多外界干擾之中?

「一心多用」無疑是互聯網時代的副產品。近讀Leo Babauta的《The Power of Less》(台譯「少做一點不會死!」),再次勾起此想法。

Leo Babauta指出,現代人貪快貪多,常常想在很短時間內幹很多件事,以為這樣才算有效率,結果卻是適得其反,因快得慢,最後可能甚麼事也沒有做成。他於是構想出一套「禪習慣」理論(zenhabits是其博客名稱),主張減少就是力量,學習專注做每一件事。

這位居於關島的仁兄試圖以踏實、簡單的建議,幫助讀者從亂七八糟的生活中躍出,看清自己的人生到底想追求甚麼。他的其中一個建議是:將宏大的人生理想,切細為較易達到的小目標,然後專注將小目標養成為生活習慣。對於那些喜歡做白日夢但實際執行力缺缺的人士,這方法應該很有效。

而這種「養成習慣」的做法,也可醫治「一心多用」這時代「病症」。譬如習慣使用電腦時不斷查看電郵的人,Babauta提議他們自設一個月限期,嘗試養成每天只於固定時間查看電郵的新習慣。Babauta表示,他也是以此「Monthly Challenge」方法成功戒煙,以及寫出這本書的。

小時候,父母教誨我們「食不言,寢不語」、「一心不能二用」、「慢工出細貨」,說穿了,不過是想我們學懂凡事必須專注地幹,才能心神篤定,發揮最強小宇宙。可是來到互聯網世代,這種對single task帶著崇敬心的老式智慧,已被揚棄。Multi-tasks竟成了理所當然。

搞不懂是有雞先還是有蛋先?可能是multi-tasks主宰了電子產品的定位,而這定位反過來主宰大部分人生活習慣,又可能是multi-tasks正中人類貪多務得本性的下懷,加速了電子產品向多功能方向發展?感謝Leo Babauta這本小書,提醒我要好好清理腦子裡的desktop,將各個生命的tasks重新歸位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